為了迎接新世紀的到來,教育重點做了很大的調整,尤其在數學學習領域,從「建構數學」到國中小銜接問題,老師們感到莫大的困惑!
數學學習領域其實變化不大,因為它的課程架構邏輯性很強,必須從簡而繁,由易到難,循著學生的認知發展一步一步進行教學與學習。最大的改變,應該是教學的理念,從灌輸的講述式教學,改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設計活動,從可操弄的主題著手,讓學生探究數學,理解數學;並從生活情境中,體會數學,進而應用數學,解決生活上的問題!更為了提昇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特別在綱要中增加「連結」目標,要學生能「察覺」、「轉化」、「解題」、「溝通」、「評析」。目的要學生「察覺」生活情境中的數學,開啟學習的動機;然後形成問題,「轉化」數學的內容,學生要能掌握數學的本質進行探究;形成問題之後,要討論、「解題」,找到解題策略;最後經過「溝通」發表各自的解題策略,有效解決問題;經過發表溝通後,「評析」最有效的方法,形成簡約的定理公式!
分析比較各國與國際學習數學的目的,都把「推理」、「溝通」、「解題」、「連結」當成目標,由此可見,若要達成這些能力,分組教學勢在必行。原因有三:一是因為學生個別差異大,光靠補救教學是不夠的。若能異質分組,促進同儕學習,相信能有效幫助學習低成就的學生,也能激盪學習高成就的學生發揮創意。二是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學習優勢,分組教學可以截長補短,促進學習效果。三、唯有分組教學,學生才能討論、發表,有溝通、評析的行為表現。為了促進課室討論文化的建立,先思考如何進行分組教學吧!
分組教學妙處多,就以上數學課的情形來說明。第七單元「億以內的數」,這麼大的數,學生如何能有數量感?用什麼方式呈現,才會自然需要億以內的數?思考良久,發現學生的生活經驗只有樂透彩中了八千萬,銀行開支票,或上網查尋人口統計資料….。於是讓學生分組完成「超級任務」~查尋觀光人口、各縣市人口、國家稅收、年度富翁排行….,要能報讀資料中億以內的數。再讓學生分組完成「大富翁」,各組大富翁的玩法不限,但金額限制在百萬與千萬元。實施的結果,學生生活背景不同,有的查國稅局的資料,有的查觀光局的資料..資料琳瑯滿目,更有趣的是學生要分組報告,於是億以內數的說、讀、聽、寫都會了。又因為玩大富翁,億以內數的合成與分解也會了,深深覺得:只要老師設計一個活動,學生會盡心盡力去求解答;因為是分組比賽,會的學生要教會所有的小朋友,低成就的學生也被帶上來了。最主要的是在和諧、有趣的氣氛中,學生樂於接近數學。
分組教學真是妙處多!每當看到學生學習的範圍加深加廣時;每當看到學生主動探究與合作時;每當看到學生別出心裁的發表時;每當看到學生學習露出快樂的神情時;每當看到學生學習發出「耶!」很有成就感時……,才體會到:學生可以快樂學習,而且他們學習的潛能真是無限!
善用分組教學吧!你會享受學生學習的樂趣,也會享受自己教學的樂趣!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