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4日 星期三

愛的教育型塑學校文化


                  
回想國中、國小階段的教育,那不是注重家庭教育的年代,學校教育成為教養我成材成器的最大功臣,我感謝培植我的母校,感謝教養我的老師們!
國小階段在台南縣新營鎮(當時是新營鎮現已改為新營市)新進國小受教育,教學正常化之外,學校有各式各樣的活動:合唱、樂隊、儀隊、童軍活動,除了學習教科書的知識,額外學習到各項多采多姿的才藝。練合唱,代表學校參加比賽,過關斬將,雖然常利用假日練習,卻能接受音樂的陶冶,抒發情感,至今高興時,不禁手舞足蹈高歌一曲;悲傷時,也會哼哼悲傷的小調。參加儀隊,記得我是打小鼓的,穿著學校為儀隊準備的紅色背心圓裙的服裝,戴紅色圓盤帽,白色手套,每逢國家慶典、紀念日,我們儀隊就要繞街遊行,路旁擠滿了看熱鬧的街坊鄰居,非常神氣。學校還常常舉行不同的活動,譬如光復節,學唱光復歌「張燈結采喜洋洋,光復歌兒大家唱」,美勞課做燈籠,晚上提燈遊行。結果月黑風高,燈籠點蠟燭一個一個被風吹熄了,甚至於還有的全部燈籠燒光,只剩下一根竹子。很刺激很有趣吧,終身難忘!為了加強服務的觀念,週六是社區勞動服務週,每個小朋友準備好竹掃把,走進社區做清潔服務。我們不以為苦,反倒培養了服務與公德的精神。就連選舉的時候,學校利用升旗時間教唱選舉歌「圈呀圈,圈圈圈,選票上的圈兒慢慢圈。想一想,誰最好,誰的學問品行高….」學會之後,還會在下課時間編舞,準備向家長宣導要選賢舉能呢!
學校綠化環境好,下課常常在花圃的草皮上玩耍,或坐在樹下聊天,花圃裡的一草一木都是扮家家酒的好材料;大榕樹還是我們唱遊課的地點呢,老師搬一台風琴,我們就在大榕樹下唱歌、表演;連假日學校都是我們休閒的好去處。打球、盪鞦韆….。懷念它 ~讓我快樂成長的啟蒙母校。
國中階段在台南縣新營鎮新東國中受教育,當時縣長獎畢業的學生可以優先且免學費到升學率高的私立學校就讀,但是我拒絕,原因是我要到教學正常化的國中求學。幸運之神一直眷顧著我,我體會不到升學的壓力,仍然參加合唱比賽,因為優勝,還可以順道到各地風景區遊玩,烏山頭水庫、可口乃滋工廠….,學校除了鼓勵犒賞我們,其實是安排了很有意義的戶外教學活動。學校老師充滿教育熱忱,也很有創意,童軍老師安排「綠野仙蹤」,規劃尋寶圖,大家要野外求生,認識植物,會使用羅盤,會紮營,會摩擦生熱、生火烹飪。還記得學了一道「開口笑」,但是生火的煙太熏人,反倒成了『閉眼哭』呢!
學校每一學科的教師,教學都很有創意。我們的數學老師,會把困難的公式定理、證明題用最簡單扼要的圖解方式,有效的解題策略,幫助我們理解;國文老師,不僅教我們國學常識,還教我們體會文學的美,豐富我們的情感;物理老師,唱做俱佳的教學精采絕侖;雖然不是很喜歡體育,但體育老師是武打片的替身,身手非凡,很崇拜哦;公民老師超現代,他不會要我們死背書,反而利用辯論,表演的方式進行學習,我們學到的知識不是死的,而是能活用的。即使到了聯考倒數階段,學校施測很多的模擬考,但是我們感受到的是老師的關心與學校的體恤。學校開放晚上讀書自習時間,安排各科老師輪流陪讀與指導,一方面擔心學生心情浮動,一方面可以幫學生解答疑難困惑。
國中階段竟然沒有惡補的感覺,只有精采的學習片段,以及濃厚的師生情誼….。懷念它 ~讓我茁壯成長的母校。
我是幸運的,沐浴在每一求學階段老師愛的教誨中,學校型塑造就了健全的我。如果我知足,如果我善良,如果我會欣賞文學,如果我情感豐富,如果我有創意,如果我工作有效率,如果我愛學生,如果我熱愛教學,只因為我傳承了我的老師與母校的精神。
不禁思索:我從母校與學校教育獲益甚多,如今我要型塑怎樣的學生?怎樣的學校文化可以型塑具時代考驗以及具人文素養的學生?想一想,國小教育,學校從生活教育著手,進行體會教育,勞動教育,培養五育均衡發展的學生。落實與用心的教育,學生可以感受到!國中教育,學校進行能力實驗分班,在一群創意與熱忱的老師努力下,那一年,我們這屆的升學率非常高,校長因此榮升到高中辦學。教育不是填鴨式的,教育應是人性化、生活化的,在愛的教育裡,我們成長為社會上有用的人!
型塑學校文化吧!不要人云亦云,教育要落實,請先釐清教育的理念,教育的目的,到底我們要型塑怎樣的學生?
仍記得老師的家訪,老師批改週記勉勵的話,老師用心規劃的活動;仍記得國小老師調校時,全班哭紅了眼;仍記得國文老師失望的說:「我為誰辛苦為誰忙?」;也記得物理考試成績差,全班低著頭愧對物理老師的情景。學校文化無它,愛的教育,培育全人教育的搖籃!有感情,會笑,會哭,會感恩…. 
懷念它 ~讓我快樂成長的母校。它是愛的搖籃!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