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古德在東非剛比河保留區觀察猩猩,當猩猩看到一根香蕉時,很悠閒的享受香蕉的美味;有一大堆香蕉時,猩猩們開始群起爭搶…。這樣的情景您想到了什麼?
單純的教育環境,原本要培養學生悠閒自在的生活,和諧與社會、大自然共處。曾幾何時,台灣民眾曾悠閒的享受物質並不充裕的生活,直到台灣錢淹腳目,我們淪入物慾橫流裡,物質多的太多,反而不容易滿足,有了還想更多。教育上也是這樣,不斷追求硬體設備的充足,反而忽略教育的本質。一味追求高科技,學生沉迷於網路資訊中;一味講求速效,學生迷失在錯亂中,積非成是,是非不分…..造成「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現象!教育也在製造競爭與混淆,功利與形式….。
教育工作者不斷在嘆息:我們的教育將往何處去?現在的教育現象是我們樂見的嗎?到底怎樣才是我們要的教育?「春風化雨」,「真善美」,「金八先生」…這些膾炙人口的影集,不正在訴說著我們希冀的教育願景?
「春風化雨」影集中,老師激盪學生真實體會詩詞的美,於是學生組織了吟詩社,主動的探索優美的詩詞;「真善美」影集中,家教老師用音樂帶動了塵封已久的小心靈,重新體會真善美境界;「金八先生」影集中,金八老師了解學生,真心關心學生,並找到學生問題的癥結,幫助學生迎向光明。這些影集讓我們看到教育的意涵,順著孩子的心性,幫助他們開創屬於自己的天地!
教育也許是刺激與反應的過程,但是,怎樣的刺激學生才有反應?學生對刺激的感受度各有差異,才型塑了不同的個體。每個學生都是這麼獨特的個體,怎麼可能有一套完全適應學生的教學模式?怎麼可能有一套完全適應學生的教材內容?當我們順著孩子的天性,引導他們朝正向發展,教育才有價值!所以,教育不就是順著學生的節奏與學生起舞嗎?
順著學生的節奏與學生起舞,首先先了解學生與接納學生。所以,新接班級時,一定先告訴學生,不管以前表現如何,從現在開始又是新的契機,相信每個小朋友都可以有嶄新的開始,努力表現發展最優秀的自我。我會告訴學生老師喜歡有進取心、勇於認錯與負責誠實的人。學生的壞行為盡量淡化處理,而強化好的行為,讓學生朝向正面的發展。為了鼓勵學生努力朝正向發展,除了有獎勵卡外,還邀請表現不錯的學生週日和老師出遊,一方面增進師生的情誼,一方面了解關懷學生。更為了了解全班學生,於是我和學生訂定「與老師有約」,安排每天和一組學生,大約四到六人,午休聊天聚會,聽聽他們的心聲。甚至有突發狀況時,另外約談學生,或做小團體輔導。有時候借助「日記」了解學生,譬如在課堂上我要學生了解老師愛他們,並且讓他們建立信心,更了解自己,於是我說:「我愛佩吟,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佩吟很貼心,很善良,樂於和所有的小朋友親近。」…..舉了幾個例子,有聰明的孩子,有調皮的孩子….,讓所有學生明白自己有很多優點,每個都是老師的寶貝。然後讓小朋友回家寫日記,題目是:老師喜歡你,因為
….。隔天的回饋令人感動,以下摘取一些學生的紀錄:
詩婷:我覺得老師喜歡我的原因,大概是我粉聰明,而且很貼心吧!是嗎?老師,我也好喜歡您哦!因為您會告訴我們許多事情的『真理』!例如上次34、26、35吵架的事,您就帶我們去輔導室講『秘密』。您真是一個負責又盡職的老師!
我也在日記上回覆:老師很喜歡妳,如果現在我是四年六班的學生,我一定要和妳變成『知心好朋友』。妳有感情,很敏感,是『益友』,能幫助同學成長的好朋友,願意和人分享。
其實妳和老師有一點點相同~我很內向,不太敢「秀」自己。有一次我的國小老師要選指揮,我不夠大方,不好意思表現,結果就當不成指揮。不過,慢慢的,我強迫自己凡事嘗試,所以,即使我仍然內向,但該做的事,我仍然會表現。
峻嘉:我不知道老師為什麼喜歡我,是不是我粉聰明?我知道只要我很乖,很善良,很誠實,很有禮貌,老師一定會喜歡我的。我有一些優點哦:我游泳很強、跑步很快、喜歡打籃球、棒球…,我希望老師更喜歡我。
我的回覆是:聽到你的介紹,老師更喜歡你了,原來你是運動高手。老師喜歡你的善良、天真,真的,你很可愛,老師知道你會表現更棒。
勝允:我覺得老師喜歡我的臉,因為我的臉又圓又黑,好像一隻小黑熊!
看到這樣的描述,其實很感訝異,我回覆:真的嗎?老師喜歡你,是因為你聽老師的話,該做的事都會盡力完成。
浩薇:今天老師說了一句話讓我驚訝不已,因為老師說她喜歡我。為什麼?我猜是因為我太貼心了嗎?還是老師本來就很喜歡小朋友?還是老師對我們有很多很多的期待?還是…。我心中有太多的疑問,我要直接問老師,請問您為什麼喜歡我呢?
我的回答是:老師喜歡妳天天膩著我,像浣熊,很溫暖,很可愛;老師喜歡妳,雖然迷糊卻天真善良,不計較;老師喜歡妳,很會幫助數學不會的同學;老師尤其喜歡妳的笑容,天天對著我微笑。
勁天:我覺得老師喜歡我的原因是因為我有贏的決心。很有自信、非常樂觀,很負責(雖然有時候沒有),不迷糊,爽朗富正義感,活動力強,幽默,充滿冒險精神。
我的回答是:沒錯,的確老師喜歡你這些優點,優點這麼多真了不起哦。
日記是師生探知對方心意的管道,藉著學生的表白,我也訴說我對學生的期望。除了這樣的回饋,發現學生不夠了解自己,於是又訂了「名字的意義」;「從小到大十年來的轉折點」,也讓學生做自我認識的接句,幫助我充分了解學生。譬如勁天寫著:我的名字叫連勁天,據傳說蘇、周、連是同姓,數百年前世居中原,因逃難遷徙下江南改姓連以避耳目。連家祖籍福建省興化縣,我是第二十八代。勁天這兩個字是媽媽要我『強勁有力』跟『天』比。
在十年來的轉變敘述中,思云寫著:我從幼稚園大班開始學習,記得那時還是個愛哭的小女孩,剛開始以為媽媽不要我了,把我送到幼稚園,所以每天都哭的好傷心,連午餐也吃不下,還經常被男生欺負,好不容易畢業了,心中有一百萬個高興,終於可以躲過可怕的幼稚園,以為可以回到媽媽身邊了,沒想到還要上學!升上一年級的我很勇敢,沒有掉一滴淚,同時交到了朋友,老師還請我們吃糖果,我發現上小學好好玩哦!就這樣慢慢長大,直到現在四年級,當上了學藝股長,我知道是老師給我學習的最好機會,尤其能得到老師的鼓勵與愛護,我整天笑口常開,所有的煩惱都忘得一乾二淨。
從每一位學生的接句中,我發現學生隱藏的苦與無奈。在「我的身體」接句中,很多小朋友寫我的身體很矮小、很瘦弱…,讓我知道學生在意自己的發育,以後要幫助學生強健身體與注意營養教育;在「將來,我會」接句中,我清楚明白學生未來的夢想,當老師、醫生、工程師、科學家、畫家;在「我需要」接句中,我了解學生的求救信號,我需要胡銘軒、我需要其他人教我寫作業、我需要很多錢;在「我討厭」接句中,幫助我了解學生一些困擾,有更大的空間包容學生,有的小朋友不喜歡吃某些青菜、有的小朋友不喜歡某些人、有的小朋友不喜歡某些事;在「我想要知道」接句中,很多學生開始對週遭生活產生疑問,如:什麼是愛?為什麼父母會愛子女?人要怎麼活?為什麼有世界?…..。促使我想進一步為他們解答的動力。我明白順著孩子的節奏起舞,所以下一次將展開「問與答」的世紀大論戰。
順著學生的節奏起舞,教育才有意義。它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教學活動中也是按照學生的節奏進行。譬如上數學課,「億以內的數」,如何引起學習動機,學生的生活經驗有哪些?思考良久,發現學生的生活經驗只有樂透彩中了八千萬,銀行開支票,或上網查尋人口統計資料….。於是讓學生分組完成「超級任務」~查尋觀光人口、各縣市人口、國家稅收、年度富翁排行….,要能報讀資料中億以內的數。再讓學生分組完成「大富翁」,各組大富翁的玩法不限,但金額限制在百萬與千萬元。實施的結果,學生生活背景不同,有的查國稅局的資料,有的查觀光局的資料..資料琳瑯滿目,更有趣的是學生要分組報告,於是億以內數的說、讀、聽、寫都會了。又因為玩大富翁,億以內數的合成與分解也會了,一個活動接著一個活動,只是順應了學生的節奏,學習好像更自然也更順暢了。
順著學生的節奏與他們起舞吧!上國語課時,媽媽唱催眠曲哄小弟弟的情景很溫馨,讓學生角色扮演,揣摩媽媽的愛與小弟弟被愛的感受,再讓學生分組創作催眠曲。休閒的時候常喝下午茶,先請學生發表店面的裝飾與擺設,氣氛如何?…再設計綜合活動「下午茶」。分組決定店面名稱,有「天天來下午茶」、「小熊咖啡店」、「回憶花茶館」….,然後討論店面的擺設與裝飾,分配工作,有老闆、會計、服務生、廚師…,最後重要的是學會各式各樣的厚片土司的製作、花茶的沖泡及糕點餅乾的烹調….。不但學會開店,學會烹調沖泡…,更發給每個學生200元點券,真正計算盈餘,讓學生學習如何行銷做生意,如何服務大眾,如何當消費者,希望學生學到真正的知識與能力。
如果學生學習的很快樂,如果學生很樂意學習,如果學生有自己的創意,如果學生越來越成長……這都是因為順著學生的節奏與他們起舞的緣故!
順著學生的節奏與他們起舞吧!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