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4日 星期三

新思維、新價值、新行動



因應時代的變遷,面對九年一貫新課程的實施,數學領域打破零碎知識的灌輸,強調培養帶著走的能力,要讓學生在多元情境下,真實體驗生活中的數學,進而應用數學能力,懂思考,能判斷,並能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
    由此可知,九年一貫的數學是生活的、本土的、可真實體驗的,以學生為主,從學生的經驗去連結數學內容,數學才是和學生有關的,學習也才有意義。
    但因分階段實施,於是難免產生新舊課程銜接的問題。如:不同版本的銜接;同版本中新舊教材內容的銜接…..等問題。如果教師無法促進專業成長,在學科領域深入瞭解,則無法檢驗學科內容是否適宜;如果教師無法在教學教法上力求變化,則無法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不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如果教師無法結合多元的評量方式,則無法達成培養學生帶著走的能力之目標。
因此,我們明白:唯有在觀念上、價值上、行動上改變 ,九年一貫新課程才能穩健推展!

數學領域課程的架構邏輯性非常強,有它一定的數學內容,配合學生的認知發展,數學教學中能改變的就是數學內容如何呈現的問題,因此面臨國小三年級升上四年級的課程銜接,問題並不大。因為九年一貫課程簡化,老師如何在現有的內容中加深加廣,呈現多元的生活情境,並加以統整應用,培養學生十項基本能力,就靠教師專業的成長!當然,誠如歐用生教授在「新世紀的教育發展」一書中提的:「教師的學習和社會化,決定革新成功的因素」。本著教師的成長牽繫教育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我們期待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先從觀念改變起,重新建立教學的新價值,再從實做著手,「教師專業成長寶典」就是在這樣的理念下出版的,就讓我們尊重教師的專業,給老師更多成長的空間!所以僅根據目前實施九年一貫課程,老師即將面臨的問題提出思考的方向,最重要的是提供教師成長的空間,讓我們一起來成長!期待從「有」之中再去創新,我們的數學教育會更多元,更蓬勃發展!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