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變遷的時代,連同教育也跟著「速食」文化,讓老師與家長憂心:學生的品德低落,教育無效,學生成為無根的一代,因為他們沒有感覺!其實,教育無它,只要關心他們,貼近他們的心,教育會顯現希望的曙光!
有一天,班上兩個小女生紅著眼睛哭著趴在桌上,不吃午餐。另一位小朋友拿著紙條交給我,紙條上面寫著:璇璇,要不要跟××人玩?原來是原本的三個好朋友中有一個跟另外小朋友在一起,她們打算跟另外一個絕交!結果紙條被公開,全班知道這件事,兩個人傷心的不知如何是好?如果您是我,您會怎麼做?
也許您會覺得這是小事,但我知道,「如何交朋友」,「如何當別人的好朋友」對小四的學生來說,還真不容易處理。
因為正逢午餐時間,於是我輕輕走到她們身邊,輕聲的說:「璇璇最聽老師的話,乖乖的先去盛飯,不要讓老師擔心。」璇璇很聽話的照做。另外小雲仍搖頭說不想吃飯,我在她的耳旁說:「多少吃一點,吃過了才有力氣跟老師玩一個遊戲,好不好?」結果她也盛飯了。因為我知道她們的心,她們此時只需要關懷,需要下台階。
之後午休時間,我不是找她們兩個談話,而是留下所有的女生,很有技巧的帶她們到溫馨的秘密基地~輔導室。原因無它,交朋友的大問題一次解決,希望透過團體活動,感受同班同學間的友情。
輔導室有一間和室,有軟墊,有抱枕…學生一進去關上門,關上窗,很隱密很溫馨,我帶她們做第一個暖身活動:尋找兩個好朋友。很快的有四個一群的,二三個一群的,也有找不到伴的,全部幫她們湊好伴。然後請她們和好朋友坐在一起,圍成一個圈。
接下來第二個活動:心想兩個秘密,一個可以公開,一個藏在心裡。從老師開始輪流說出可以公開的秘密,因為在隱密溫馨的場合,學生感覺很安全,都很坦白的說出自己可以公開的秘密。有人說:「不知道為什麼會很在意××男生?」勇氣可嘉,鼓掌加油打氣,但不回應。就在真誠的交流中,漸漸湧入一股暖流,我知道有些感覺湧現了!我看到了同學間關懷的表情。
第三個活動是:大家一起哭。請小朋友先想一想哪些事會讓她們想哭?彼此注視,感染想哭的情緒,再說一說那些想哭的事,真的從學生的想法中,可以知道他們的心事。有人一想到五年級分班就想哭,有人剛和繪畫班的好朋友分手就想哭….。最後在哭的交流中,我也低泣的說:「大家相處兩年很不容易,也許五年級都分手了,所以要珍惜現在相處的時間。現在有四個好朋友,要和其他的四個人當好朋友,就有八個好朋友了。如果再和其他的四個人當好朋友,就有十二個好朋友了。…..最好全班都是自己的好朋友。」看到所有的學生很有感觸,接著又說:「以後老師不要再看到有人說不跟××人玩的事情了!」
帶著這一群天真可愛的學生走回教室,心裡很踏實,很溫馨!我知道:我們曾經擁有「相知相惜的片刻」。其實哭在一起,抱在一起,師生的感情就是這樣建立的。不要隱藏對學生的愛,因為老師流露的「關心」,才能貼近他們的心!
教育不就是日積月累的付出嗎?
0 comments:
張貼留言